签到

“双十一”特别避坑指南:盘点那些你应该知道的商家套路

【原创】 2020-11-09 15:54 赵磊 抢沙发

  “双十一”就要来了。

  听到这句话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今年我听到的最多版本是:“谁借我购物车抄一抄。”这句话很直观地反映了现代人对于“双十一”的态度。不知道买什么,不买又觉得亏了。后续你的购物车、收藏已经囤积到了上限,但发现自己想买的东西总赶不上活动的“快车”,而作为“勤俭持家”的年轻人,如果不趁着入冬之前囤出一年的“生活必需品”,接下来就会后悔一年。最后发现该买的没买到,不该买的能用到大后年。

双十一防骗指南(图源来自于网络)
双十一防骗指南(图源来自于网络)

  这仿佛成了一个怪圈。眼花缭乱的商家促销,高额的金额补贴,蒙住了人们理智的双眼。今年的关键词是“预购”。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套路,我们又应该怎样辨别和预防呢?

  买的没有卖的精 “定金”?“订金”?要分清

  如今的各家平台的噱头和玩法可以用“乱花渐欲迷人眼”来形容了,满减、跨店、优惠券、盖楼、补贴、叠加、预购等等这些单独拿出来都不会引起购物欲望,但是放在一起却让人感觉真的能省很多钱。今年预购玩法让曾经0点付款抢购的人们从一刹那抢单付款的刺激释放出来,但是却陷入了更加长久的痛苦和焦虑。为了延长这个痛苦的过程,商家甚至将双十一提前了一个月。通过“付定金立减”或者“定金膨胀”等形式促使消费者先掏钱定“坐席”,再要求消费者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否则订单将被关闭。这就会导致很多消费者即使提前支付了定金,但未必就能获得“双十一”所带来的价格红利,因为并不能保证你所购入的价格就是最低价格。从法律角度来讲,“定金”和“订金”有着不同的责任划分,简单来说就是,“定金”不退,“订金”可退,对于消费者来说即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所购买的商品价格已经锁死,即使再有优惠的入手价也不能退掉之前已经预定的产品,丧失了选择权。

算法套路让消费者迷惑不清(图源来自网络)
算法套路让消费者迷惑不清(图源来自网络)

网友表示:今年的双十一又被套路了(图源来自网络)
网友表示:今年的双十一又被套路了(图源来自网络)

  这类事件在今年多家平台都有出现,平台推出的活动模式或许是为了保证消费者有货可买,商家有货可备,但无法保证消费者获得实惠,这样的活动也只能让人徒增反感。

  盖楼拉人红包多 结算优惠五块五

  现金红包一直是在各家平台上最能吸引客户,提升销量的营销方式,但如今的红包活动虽然种类和频次都很多,但却越来越失去了原有的味道。今年普遍采用的是拉新红包,也就是这些年都在使用的“盖楼”套路。除此之外,由于本次双十一的时间被提前了不少,所以在到达双十一当天之前,各家平台都分阶段进行了红包的发放,为此还有不少消费者需要制定抢红包时间表,计算着时间去不同的购物平台抢红包。另一种就是通过游戏手段增加这一周期内的用户粘性,通常这种游戏都具有一定的养成属性,然后再通过游戏内货币或者抽奖性质的获取方式,获得优惠券、减免券也有可能是红包。比如今年淘宝主推的“星秀猫”其实和往年的内容没有太大差别,模式上也相近,但是依旧有很多人乐此不疲,上班也拿着手机不停点,好友之间还要互帮互助,最后兑换红包。

拉人盖楼网友已厌烦(图源来自网络)
拉人盖楼网友已厌烦(图源来自网络)

  另外一种就是通过用户主动分享、拉新,越多人参与,所获取的红包越多,不过每一个周期内可以拉新的人数有限,且红包的内容大多是有限,但是给自己和周围人所带来的困扰却是越来越多。不管如何,红包分享,最终落地到结算时,有可能优惠并没有你想的那样丰厚。有网友称在平台抢了几百个红包,最后算下来其实才便宜了不到10块钱,但是搭进去的时间和人情成本却远超这些,算起来确实血亏了。

  欲扬先抑老招数 改价优惠隐藏深

  其实有关于双十一商家先涨价后降价的套路年年都被人诟病,但依旧年年百试不爽,总会有消费者陷入价格差陷阱。如今优惠券、满减活动的加入也为这样的营销套路提供了方便。比如有些商品平日价格标价200元,领取店家优惠券可以满200减50,那就相当于到手价150元。但是当优惠日时,商家按照平台要求降低了售价标价180元,但消费者可以领取的券就变成了满意100减10元,最终到手价179元,这样算来里外里反而变贵了20元。这相比在活动时将价格提高,然后配合活动变为原价更为恶劣。

网友曝光商品价格前后变化(图源来自网络)
网友曝光商品价格前后变化(图源来自网络)

  再说凑满减,相信很多朋友在购物时已经发现了,现在商家定价格的套路很少再定正数价,总是以“8”或者“9”为结尾,从消费心理学上来讲这是给购买者造成一种错觉,产品的价格不到某个价位,但实际上也只减少了一两元而已。这样的定价标准再配合满减,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想要凑单的金额总是差那么几块钱,于是你不得不再选择一些不是十分需要的东西来凑价格,虽然东西是多了,但是未必真的能每次都有用,于是为了凑满减,需要买的东西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一种无法完结的恶性循环。其实算一算,目前普遍的满300减40也不过是打了9折而已,但为了凑单,多花的钱可能不止如此。

  直播卖货新套路 冲动消费后悔难

双十一期间直播带货主播(图源来自网络)
双十一期间直播带货主播(图源来自网络)

  近两年直播行业在电商平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播带货从最开始的新型购物方式,变为了一种利用人们被言语渲染所影响,最终因为头脑发热,失去理智下单。当然,直播作为特殊时期拉动各地区经济交流的新型销售方式,其本身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但是一些主播并未履行作为商家的义务,比如兜售一些“三无”、假冒伪劣产品,通过刷数据刷单造成虚假的直播间繁荣,刺激新用户下单,或者商品售后无保障,退货换货难等问题。其实关于产品质量和售后问题在其他销售模式也有存在,但是由于平台管控和交易渠道限制,传统销售模式至少可以受到一定的监管和制约。

  只买有用的不买多余的 理智消费快乐参与

  其实对于商家来说,“双十一”是每年的一场硬仗,它背负着全年消费数据的提升。但是随着近几年购物平台此类购物活动越来越频繁,各家平台也开始相互“联动”,你搞活动我也搞,造节日一直是互联网平台最擅长的事情,导致消费者们对于此类活动越来越不敏感,所以需要更多的或者频率更高的刺激。另外,如今很少再有“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了,商家进货成本,抵消宣传费用、平台扣点,我们所需要的大件家电、数码产品、食品等商品净利润也就在10%左右,所以渴望大幅度的折扣几乎是不可能的。

理智购买 隔绝套路(图源来自网络)
理智购买 隔绝套路(图源来自网络)

  所以作为一名久经考验的“剁手人”,其实对于各种套路应该都已经谙熟于心了,接下来只要善用各种比价工具就能够了解所需商品的历史价格,避免被价格左右。另外在参加商家活动期间冷静处理各种诸如秒杀、竞拍一类的促销活动,选购自己所需的商品,而不是盲目地寻找低价忽略了实用性。如果在购物过程中,发生商品质量和售后问题时记得妥善保存订单信息、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证据,可以通过平台内“小法庭”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12315或者消协组织进行申诉等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章标签: 双十一 双十一陷阱 套路
0
收藏
分享

参与投票

网友评论

发布

热门文章

'

努力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 朋友圈

  • 微信

  • 微博

  • 复制链接

取消分享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发送给更多好友
请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更多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