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我们是要戴口罩?还是要用人脸识别?这是一个问题

【原创】 2020-02-04 06:00 李正浩 抢沙发

  现在,可能是人脸识别最难使用的一段时间。

  人脸识别是一个非常方便快捷的功能,比如手机上的3D人脸识别、Face ID等功能已经贯穿手机解锁、移动支付、程序下载等应用,你甚至不需要做其他操作,便能快速完成认证。除此之外,人脸识别还广泛用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景,让我们的出行更有效率。


  正是由于人脸识别的快捷性,以及在很大程度上顶替了原来指纹解锁的作用,这也是为何有网友认为未来手机上只要有靠谱的人脸识别即可,指纹模组可空出来为其他元器件腾出空间。但是,谁都没有想到2020年会发生这样一件事。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口罩几乎成为全国人民出门的标配,有的还配戴上了护目镜。由于遮挡了关键面部信息,面部识别功能基本上无法正常使用,这对于只有面部识别一种身份识别方式的手机或设备而言,影响是很大的。

面部识别有点吃瘪

  这可能是我第一次觉得人脸识别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1月26日,我戴着口罩出门去附近的超市采购生活必备的食物、日常用品等,此时“单纯”的我还没有想到接下来要发生的事。

  在需要解锁付钱时,手机屏幕上“无法识别面部信息”的字样让我当时就陷入了“茫然”。我微微抬起手伸向口罩,纠结要不要拉下口罩进行人脸识别时,收银员大妈下意识退后了一步。我知道,她这个动作是认真的。于是,我老老实实地使用密码解锁和支付。

因没买到口罩被迫使用KN95防毒面罩
因没买到口罩被迫使用KN95防毒面罩

  接下来的几天就像一台复读机,只要在外面买东西,就不断地重复着这个剧情,但我又是一个被扫脸“惯坏”的人,我很难再像2011年那样使用密码解锁。最后,我关闭了手机的人脸和密码,仅保留微信和支付宝的密码支付。但是手机在没有人脸和密码的保护下使用,多多少少会增加一点隐私风险。

  这虽然是一个有点“流水账”味道的生活故事,但是可以看出在这个特殊时期,手机的人脸识别确实出现了一定的不适用。相比之下,我妈妈那部带有指纹识别的手机用起来便快乐许多。指纹识别利用指纹进行解锁或其他操作,不需要在意你脸上戴着什么,我也是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指纹识别功能的重要性,即使觉得它麻烦,作为备用解锁方式也是极好的。当然,也有厂商意识到这一点。

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Bruce_Lee
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Bruce_Lee

  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假如你是一名“刘海屏”iPhone用户,在面部无法识别后,可以点击屏幕中央的“面容ID”字样,直接进入到密码输入界面,提升一下解锁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人脸识别在手机上的“水土不服”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缩影,因为这项功能可不只是用在手机上。

在火车站,在机场,你敢摘口罩吗?

  1月23日,北京南站,我终于踏上回家的旅程。

  为了提升旅客的出行效率,北京南站的安检、检票设备均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而且这种效率的提升是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但是今年与往年不同,我不得不归途全程戴着口罩,正如我在上文写到的那样,由于口罩挡住面部的关键信息导致无法识别,所以我不得不两度摘下口罩以通过安检和身份认证。

北京南站排队检票
北京南站排队检票

  当天,北京南站一如既往的拥挤,据中国青年网当日报道称,该站近日客流量将近20万。虽说绝大部分旅客都佩戴了口罩,整体环境可能相对安全,但是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上,脱掉口罩以刷脸通过安检,我还是有很大心理压力的。

  当时我还偶然发现了有位老人没有佩戴口罩,可能是习惯了旧式刷票机或人工检票,面对使用人脸识别的新式刷票机显得有些生疏,在检票处逗留了一点时间,不过好在有南站员工和志愿者帮助,得以快速过关。这样的现象其实很常见,但是现在让人看得却不免让人有些担心。

  1月30日,我在三明沙县机场过安检时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得不摘掉口罩以通过安检。虽说当时人不算多,但是还有点心理负担。

  不同于手机上单纯的不方便,在机场、火车站这样人流密集的场所,要我脱掉口罩,难免会增加一分健康上的风险。当然,谁也没想到今年会是这样的一个突发情况。

思想不滑坡 办法总比困难多

  无论是我们使用手机的不方便,还是公共场所人脸识别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究其本质还至于人脸识别在一些特定条件下的“失灵”。但以此要求手机厂商或是北京南站取消人脸识别设备是不现实,也是没必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脸识别依然发挥着比如十分积极的作用。

Face ID
Face ID

  例如在2019年,北京南站的人脸识别系统曾帮助警方抓住潜逃16年的诈骗嫌疑人。在手机上的优点自然也不用多说,解锁速度快,不需要像指纹识别特地去挪动手指就能解锁,达到一种类似“无感”的操作感觉。个别解锁方案还能达到支付级别的安全性,这也是3D人脸识别和Face ID可以受到大部分消费者青睐的原因。

vivo APEX 2019
vivo APEX 2019

  发展的问题只能用发展的方式去解决,我们十分熟悉的指纹识别也一直在进步。以屏幕指纹解锁为例,此前vivo APEX 2019便搭载全屏幕指纹解锁,无论你在哪个位置按压屏幕都能顺利解锁,不用像当前的解锁方式,需要把手指移到特定区域。虽说该方案距完全商用还有一定距离,但也是时间问题。目前的实体指纹解锁,比如侧面或后置指纹解锁,以及屏幕指纹解锁在技术层面上同样也有迭代,在解锁速度和安全性也能保证,同样也能用于支付场景。

  所以对于我们自己用的手机而言,最好是支持尽可能多的识别方式,人脸+指纹+图案+密码,足以让你应对多种使用条件,有个B计划不会是坏事。如果你的手机只有人脸+密码,不具备其他生物识别方式,恐怕只能先忍耐,当然也可以像我一样,仅保留应用的支付密码设置。

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

  而对于类似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未来是否有可能在身份识别的设备上增加虹膜识别?简单地说,就是“用眼睛去解锁和识别身份”。毕竟在戴口罩的时候,双眼是露出来的。理论上说,虹膜的安全性是仅次于DNA的生物学识别特征。虹膜识别之前曾出现在三星Note7、三星S8系列上,同样具备解锁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性,搭配人脸识别拥有非常出色的效果,即使在暗光场景下也能保证解锁的成功率。之前的虹膜识别需要用户直视识别设备,且设备与人眼之前距离不大,而且对于戴眼镜的使用者可能没有那么友好了,没错,你需要把眼镜摘下来。另外,如果虹膜识别用在人流量大的场景下,是否会遇到其他问题,还需要验证。这虽然是我个人的想法,但我认为这会是一个不错的应用的方向。

写在最后

  一场疫情,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丑恶,一个口罩,看到一些常见技术在某些条件下的局限性以及随之带来的心理变化和无形压力。人脸识别依旧是一项十分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许多人还指望它可以在屏下发光发热,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指纹等多种识别技术相互组合反而会更加适合。

  PS: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文章标签: iPhone 人脸识别 Face ID
0
收藏
分享

参与投票

网友评论

发布

热门文章

'

努力加载中...

没有更多了

  • 朋友圈

  • 微信

  • 微博

  • 复制链接

取消分享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
发送给更多好友
请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更多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